热推荐:晚潮|漫步栖霞古道
首页 > 新选择网 > 时效 > 正文

热推荐:晚潮|漫步栖霞古道

来源: 2023-02-07 13:31:45

□叶抒


(资料图片)

朋友约我,一起走栖霞古道。

因最近家中有事出不了门,只能写几个字伴其同行。

栖霞古道起点。

栖霞古道,跨越栖霞岭,勾连西湖与西溪。从黄龙洞正门前上山,经白沙泉、蝙蝠洞,至顶为马鞍形垭口,过牛皋墓、紫云洞,下垭口,穿过双灵亭,是百来米长的栖霞“文化小径”。“文化小径”紧贴岳庙后围墙,古道尽头即北山路。古道全长约1公里,一般需30—40分钟。

古道不长,山不高,坡不陡,无论老人孩子都可攀爬。因此,古道上人来人往,好不热闹。

古道何时建成,已不可考。早在晋时,郭璞在紫云洞修炼,古道或已初成,迟至南宋应该已经存在。《西湖游览志》云:“栖霞岭上桃花烂灿,色如凝霞,其北有古剑关,盖左宝云,右仙姑,两山夹峙,若剑门然,宋立巡司于此。”古剑关亦称剑门关,即紫云洞旁的那个垭口。

栖霞岭为天目山余脉。

天目山像一条青龙,缓缓游向东海。过富阳,一头扎进海里,露出两条龙须,西湖恰好在龙须间。湖南有南高峰、玉皇山、凤凰山、吴山等,山势较低,主要由石灰岩构成,受水流溶蚀,形成许多溶洞,如烟霞洞、水乐洞、石屋洞等。湖北有午潮山、北高峰、老和山、栖霞岭等,山体主要由屑砂岩及石英砂岩构成,岩性坚硬,不易风化侵蚀,有卧云洞、金鼓洞、紫云洞等。以西湖为中心,一般将湖南诸山称南线,湖北称北线。

旧时栖霞岭梵音彻耳,据说最盛时有七十二座庵堂精舍,明时还有二十多所,至清朝,许多庵堂先后荒废消失,今天梵音早已绝耳。

从栖霞岭北麓上山,古道的第一景点是黄龙洞。曙光路入黄龙洞路口,原有一块不规则的长形巨石,由一根钢铸“竹竿”支撑着,上刻“护国仁王寺遗址”。最近建三号地铁,这块巨石不翼而飞,不知飞往何处。此石与黄龙洞关系密切。

《西湖志纂》:“防国仁王寺,即黄龙祠,在扫帚坞。西湖游览志:宋淳祐间经略使孟珙建。”“防国仁王寺”即“护国仁王寺”,南宋淳祐五年(1245),由抗金名将孟珙所建。次年寺成,孟珙请江西黄龙山慧开和尚来此主持。淳祐八年,理宗赐“护国龙祠”额,香火日盛,规模不断扩大。元至正(1341—1370)末寺毁,明洪武(1368—1398)初重建,民国十一年(1922)改为道观。

黄龙洞山门。

黄龙洞山门有联:“黄泽不竭,老子其犹”。

百度解释:上下联的第一字合为“黄老”,表明道教尊黄帝和老子为教祖。上联“黄泽不竭”,意为黄龙洞内清泉汩汩永不干涸,暗含黄帝创立的道教千年不衰。下联“老子其犹”,典出孔子语“老子其犹龙乎”,隐去“龙”字。将上联首字“黄”同下联末隐去的“龙”连起来,即指黄龙洞名,意为“神龙见首不见尾”,“黄”字明出,“龙”字隐见。如此解释很有文化,也很有意思,但不知和尚听了作何感想。黄龙洞一直是寺庙,直至民国十一年才改为道观。

我原住杭大新村,离黄龙洞不远,原先每天早锻炼,从黄龙洞前门进入,后门穿出,经初阳台、宝云山、紫云洞,下山经黄龙洞前门回家。后来黄龙越剧团在园内演出,须凭票才能进入,我就难得进去了。

黄龙洞圆缘石。

1995年始,黄龙洞改为“缘”文化主题公园。山门外竖一块高4米,宽7米的“缘石”,上书比米筛还大的“缘”字。入门,祠内正中月老手执“婚书”,神色和蔼,似在祈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
据云,自开“缘”来,已促成800多对夫妻。

黄龙洞的“圆缘阁”与万松书院的“相亲角”,一东一西,遥相呼应。杭州未婚男女应该去转转,或能遇到你的另一半。

黄龙洞上山有两条道可选,从东侧的黄龙洞门口上山为正道,即栖霞古道,道宽路近。

古道两旁的竹林。

古道中间为青石板,两侧嵌乱石,外夹长石条,犹如侧放的五花肉。古道两侧皆翠竹。

白沙泉。

上行不及百米,有清泉,三面乱石砌为假山,石上刻“白沙泉”三字,乃康有为题写。

《杭州市地名志》载:“白沙泉,在西湖西北,栖霞岭古剑门关西北岭下。清翟灏等《湖山便览》卷五:白沙泉,‘明万历中,筑墓者偶凿得之。泉甘而白,甲于诸山,取汲者争喧如市’。今存。”《游杭必携》云:“山后有白沙泉,泉自洞中流出,涵为一池,山脉融液,独源所钟,故泓深莹洁,异于众泉,康南海至此,大为忻赏,濡笔题曰白沙泉三字。”

过白沙泉至山腰,见数块巨岩夹立,中为石洞,洞口凉风飕飕。原先岩缝间蝙蝠累累倒悬,大者尺余,故称蝙蝠洞。夏日,洞口与市区温差达20℃。早年没有空凋,这里是避暑的好去处。附近居民携儿带女,各家胁夹凉席,手拎刻有记号的西瓜,至白沙泉将西瓜浸在泉水里,匆匆上山,洞口早有凉席铺地。席上有人打牌、聊天,杭州大学的老学究,也不顾斯文,盘腿坐在席上看书。午后各家派代表取回各自的西瓜,杀开咬一口,冰爽鲜甜,暑气尽消。

牛皋墓。

过蝙蝠洞,行五六分钟到顶,那是一个马安形的山垭,右侧为牛皋墓。

据百度:“牛皋原墓于1955年清理孤山墓葬时废,1983年重建,1987年重修。现墓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,坐西朝东,成圆形拱顶,下条石围砌,上封土植草。直径3.5米,高1.8米。圈式短墙,依山傍道。墓前立‘宋辅文侯牛皋之墓’碑,墓道前构筑两柱一间石坊。墓碑及石坊为重修之物。”

《杭州日报》2020-08-28“城纪精选”《我知道今年夏天你是在哪里纳凉的》:“栖霞洞旁的妙智庵,是北宋开宝四年(971)由姓张的太尉所建,旧名报恩观音院,治平二年(1065)改为妙智庵,《西湖游览志》称其后来成为牛皋香火院。”“妙智庵”早在“北宋开宝四年(971)”即是“牛皋香火院”。

查《西湖游览志》:“妙智庵即牛皋香火院”,《西湖志纂》也有:“妙智庵,在栖霞岭。西湖游览志:即牛皋香火院。”杭报所引与两志相符。而百度说“牛皋原墓”在孤山,1983年迁此,不知依据何在?或中间有什么曲折的故事?

从黄龙洞西侧上山,非正道,且途稍远,但有意外惊喜。行二三百米,有横道,道右即金鼓洞。

金鼓洞归来一鹤。(来自网络)

金鼓洞与黄龙洞、紫云洞构成等边三角型,交点是金鼓洞。

金鼓洞旧为鹤林道院,是南方全真道龙门派基地,盛极一时。今天的金鼓洞显得有些冷清。金鼓洞石壁斜披,如屋檐,檐下供奉好几尊佛龛,时有香火袅绕。沿洞口台阶而下,有泉,泉深不知底,水清且甘,经常能看见附近居民至此取水饮用。因洞内有泉,亦称金鼓泉。

金鼓洞之名不知出处,我猜想,石壁上的水一滴一滴,滴入泉中,“咚——咚——咚——”,其声经石壁回音,浑厚中略带清脆,犹如金锤击鼓,因此称金鼓洞。

金鼓洞铭(来自网络)。

抬头看,东侧石壁上却有“金果泉”三字。“金鼓泉”眨眼间变成“金果泉”。杭州的“果”与“鼓”音近,因而也有“金果洞”“金果泉”之称。

距金鼓洞西不足二百米,有银鼓洞,亦名归云洞。据清《金鼓洞志》记载,归云洞外的石头嶙峋而多褶皱,如同云朵,故名“归云”。也有说,这里常常云雾缭绕,所谓“山中有懒云,出没忘古今”。云无拘无束,长年以漂泊为乐,这里的云竟躲在窝里懒得出岫,所以也叫懒云窝。

从金鼓洞东行至栖霞古道,约六七百米,全由青石板铺成。据说,这一带原为岳庙旌功山,此道由岳家后裔开辟而成。

两道汇合处有栖霞洞。

《西湖游览志》:“栖霞洞在妙智庵左,地多怪石,隠翳榛莽中。”栖霞洞为贾似道所发现。贾似道的相府建于葛岭。某日,贾相翻过葛岭,一路西游,游罢紫云洞,至此,发现古树参天,树下怪石嶙峋,甚奇,命人沿石缝挖开,现一洞,洞内极为宽敞,于是对周边进行修整,建了两座亭子,一名畅亭,一名瀹俗亭。贾相常来此避暑,舀水洞里的泉水煮茶。据说,后来有虎误落洞中出不来,哀嚎数日而死,所以亦名老虎洞。

明嘉靖年间,旁边妙智庵的僧人嫌游客太嘈杂,将洞用土堵塞,仅留丈余洞口,至今不可游,甚为可惜。

紫云洞山门。

栖霞岭上最大最奇的洞,要数紫云洞。紫云洞位于法云寺内,寺门上有“栖霞古洞”四字。

林纾在光绪二十五年(1899)四月曾游栖霞岭,作《游栖霞紫云洞记》。其文细腻而形象,极美,请欣赏:“洞居僧寮右偏,因石势为楼,周以缭垣,约以危栏。据栏下瞩,洞然而深。石级需滑,盘散乃可下。自下仰观,洞壁穹窿斜上,直合石楼。石根下插,幽窈莫竟。投以小石,琅然作声,如坠深穴。数武以外,微光激射,石隙出漏,天小圆明如镜焉。蝙蝠掠人而过。不十步,辄中岩滴。东向有小门,绝黑。偻而始入,壁苔阴滑,若被重锦。渐行渐豁,斗见天光。洞中廓若深堂,宽半亩许,壁势自地拔起,斜出十余丈。石角北向,壁纹丝丝像云缕。有泉穴南壁下,蓄黛积绿,㳔然无声。岩顶杂树,附根石窍。微风徐振,掩苒摇飏,爽悦心目。怪石骈列,或升或偃,或倾或跂,或锐或博,奇诡万态,俯仰百状。”

紫云洞后出口。

紫云洞之美,并非浪得虚名。

乾隆帝在董邦达的画册中见到紫云洞,被醉翻,念念不忘。乾隆十六年(1751)春至实地游了一趟,留下好几首诗,此处录两首:“昔向画中读,今从画里游。是日颇暄热,入洞凉风飕。栖霞待举步,黄龙漫回头。非我屡耽咏,率以记里邮。”“窈窕紫云洞,闻在葛岭西。琤琮乳窦水,流出是桃溪。”

紫云洞正门紧靠垭口,垭口即剑门关。出剑门关下行三五十米,有一水潭,深不可测,潭水溢出,缓缓而下,此即桃溪源头,往南流经岳庙,入曲院风荷竹素园,注入西湖,是西湖八道水源之一。

双灵亭(来自网络)。

过水潭即双灵亭。

双灵亭不知始建何年,为清光绪辛丑(1901)栖霞洞主文通募缘重建。亭柱有楹联二幅,皆钱塘陈元濬书。外联是“美擅湖山数胜迹,重重都向峰头观气象;地邻忠烈溯游跋,历历偶来亭畔哭英雄”,内联是“一水印天心,异地证三生之果;六根无我相,双泉清万劫之尘”。亭建于古道正中,属过路亭,亭内有石凳,力不济者可作小息。

过亭,左侧有辛亥革命烈士敖嘉熊墓。

过墓即栖霞“文化小径”。行数步,右侧是香山洞。

香山精舍(来自网络)。

香山洞是一个袖珍小洞,稍不留意就会错过。香山洞前旧时有香山庵,亦名香山精舍。1936年5月,续范亭将军到杭州疗养,在此住了半年多。是年秋,杨虎城来到香山精舍,邀其赴西北共谋抗日大业。续将军离杭前,在舍内的石壁上刻下“尽此一报”,以此明志。并写下《别西湖》一诗:“烈士英雄西子宫,山川草木并昆虫。西湖拜别从军去,征讨将军逐犬戎。”

过香山精舍,即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,对法律感兴趣者可入内参观。

黄宾虹纪念馆。CFP

不及二十米,是黄宾虹纪念馆。1948年秋,黄宾虹先生应杭州国立艺专之聘担任教授,住栖霞岭32号。画家为西湖山水陶醉,作画多幅,自称“愿作西湖老画工”。1955年3月25日,黄宾虹逝于杭州。故居改为纪念馆,独门小院,中央置黄宾虹全身汉白玉雕像一座,四周植松、竹、梅等。

杭州,穗庐。CFP

交别画家,穗庐已开门迎宾。穗庐又称鲍庄,系广东商人鲍柏鳞的别墅,建于1922年,是一座集宅院、祠堂、家坟于一体的山地园林。砖饰门楼,平台上有一重檐八角亭,可眺望曲院风荷和西湖。

出穗庐即北山路。栖霞古道尽。

作者简介:叶抒,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 
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
热图推荐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@ 2008-2017 www.xinxuanz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选择网 版权所有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号  联系QQ: 954 29 18 82 @qq.com  新闻投诉:185 0386 7539

版权所有:新选择网 粤ICP备18025786号